p;&esp;夜里无月明,季节好似逆转,平白无故下起大雪。春来长出的嫩芽新草被寒气杀尽。
&esp;&esp;唯有院里梅树自然,枝上耷拉着几朵没凋尽的梅花。石桌上静置古琴棋奁。
&esp;&esp;独独没有生人气息。
&esp;&esp;雪落疏梅,霜倚病琴。
&esp;&esp;“铮”,一声弦动,琴弦断作水珠洒在地上,一寸斑驳。
&esp;&esp;罔悬指尖僵在原处好一会,随后去拂琴上落雪。
&esp;&esp;梨花琴面,淮水弦。
&esp;&esp;这琴弦已不似当初,拾不起、补不得。已经用不得了,偏偏摧人心神如震鼓。
&esp;&esp;她卸下琴上剩余琴弦,素手挽成手绳戴上。腕上淮水盈盈自生光。
&esp;&esp;今时淮水缓流无碍,都是那人以命相抵,她心里清楚。
&esp;&esp;罔悬在岸边找了个清净处,立淮水神祠,亲自设水神像。
&esp;&esp;水神并非虚名,而是要昭示天下,载入典史。
&esp;&esp;有人抱梨木琴身来,在淮水神祠前种下。神力泽被,顷刻淮水神祠前梨木成荫,簌簌花胜雪,款款浮暗香。
&esp;&esp;今日梨木长成,可冠蔽后人。
&esp;&esp;第38章 淮水曲(十)
&esp;&esp;同年隆冬,天大寒。
&esp;&esp;神祠里梨树枯枝栖雪,气温降下来人们难以出门走动,来此供奉水神的人气日渐稀少。